跳至主要內容

誰知喚回已逝者竟是如此麻煩?

中國的一位內容創作者在2024年3月於微博上發佈了對在2023年7月不幸去世的已故歌手李玟的一段「影片式致敬」。

該影片中,李玟以她自己的聲音從「陰間」說話,表達對粉絲的感謝和鼓勵。

不出所料,李玟並沒有真正從「陰間」出現,也沒有留下任何在她去世後作播放的影片信息。

相反,整段影片是通過生成性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製作的,藉現存的影像和錄音剪輯成李玟的數位化身和聲線。

各界對此段影片的反應可謂褒貶不一。

網友們對這位已故歌手這樣被「利用」表達不安。

而李玟的家人及遺產則透過一家中國律師事務所發佈了一份公開聲明,要求把該影片刪除。其家人稱該影片是在未獲得家人同意的情況下製作的,並譴責該行為是利用李玟的形象「以溫情之名非法牟利借機售賣AI服務」。

李玟的家人亦表示,這段影片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衝擊和二次傷害。家人還警告稱,這種對李玟的形象的濫用侵犯了其家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下所享有的權利[1]

該段影片隨後已被刪除,但該內容創作者為該段影片辯護稱是對李玟的「愛的表達」,並聲稱自己是免費製作該段影片的,並已明確表示該影片是通過人工智能所生成的。

上述的事件這並不是第一次有已故名人被數碼技術所「復活」過來 ,亦將不會是最後一次。

在2015年上映的《速度與激情7》(Furious 7) 中,明星保羅·沃克 (Paul Walker) 在製作過程尚未結束期間不幸去世。其後,製片人選擇在該電影裏一個感人的告別場景中以數碼的方式重現這位明星的出現。

而電影明星占士甸(James Dean)在60多年前去世,卻將在即將上映的電影《回到伊甸園》(Back to Eden) 中藉完全數碼重現的方式「重返」銀幕。

然而,把名人「復活」過來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人格權

許多國家皆承認某種形式的「人格權」或「公眾權」或「形象權」,這些權利規定任何人都有權控制自己身份、姓名、形象和肖像的使用和開發,並且訂明在這些權利被他人使用之前需要得到當事人的同意。

然而,一旦該人去世,該人的人格權的保護程度將會因國家而異(在美國各州之間亦然)。

一般情況下,某去世者的人格權會轉移給其遺產或家庭,並由後者負責提供所需的同意。

因此,媒體作品(如: 電影、廣告、歌曲)在計劃使用某已故名人的肖像時,往往會先尋求已故者的家庭或遺產管理人的同意,並支付相應的費用。

然而?

然而,人格權並未得到普遍的承認。

例如,人格權在英國普通法下並未被承認為可受保護的權利類別,因此在多個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內(如英國、澳洲、香港、新加坡和印度)並不存在有關人格權的保護。

取而代之,這些國家通常藉拼湊不同的法律來保護人格權的不同方面,例如:

  • 有關假冒/影射(passing off)的法律以防止誤導性使用某人的姓名或形象以創造代言的虛假印象;
  • 有關保密(confidence)的法律以保護某些私隱方面的事宜;
  • 有關誹謗和惡意虛假的法律以保護名譽不受損害;
  • 有關個人資料私隱的法律以防止某些關於個人數據的使用;
  • 有關知識產權的法律以阻止第三方對某些材料的使用,例如: 版權和商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法律上的保護仍存在着顯著的漏洞。

例如,有關誹謗和個人資料私隱的法律並不適用於已故人士,因此這些法律不會就此等方面提供任何保護;而有關假冒/影射的法律僅處理因虛假陳述所致的損害和因虛假的經濟聯繫而造成的經濟損害。因此,當中存在着多種可使用已故人士的形象而不會構成任何虛假陳述的方式。

有關李玟的情況正正是一個例子,皆因當中或許並不存在明顯的虛假陳述,亦沒有對李玟的家庭造成經濟損害。因此,如果這一情況發生在普通法司法管轄區內,究竟任何索賠是否會成功將是值得商榷的。

英國音樂全黨議會小組(All-Party Parliamentary Group on Music)於2024年5月2日發佈了一份探討人工智能對音樂產業的影響的報告,並呼籲加強提供立法保護以防止對人工智能的濫用。[2]而其中一項提議建議引入特定的人格權,當中就美國的人格權作出了密切的參考。

星際大戰附錄

最近的英國案例Lunka Heavy Industries (UK) Limited & Lucasfilm Ltd LLCTyburn Film Productions Limited [2024] EWHC 2312 (Ch) 一案中也揭示了在把名人「復活」過來時可能存在的一些有趣的演變。

該案件涉及在2016年上映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和在該電影中出現了一個由已故英國演員彼得·庫辛(Peter Cushing)在1977年的原版《星際大戰:新希望》所飾演的星際大戰角色 – 大星區長塔金(Grand Moff Tarkin)。

庫辛先生早於1994年去世。在《俠盜一號》的製作中,電影製作人獲得了庫辛先生的遺產的同意並支付了相應的費用,以數碼的方式重塑了庫辛先生的外貌,以重現他在電影裏所飾演的大星區長塔金。

上述案件中的原告 (即Tyburn Film Productions Limited) 是一所由庫辛先生的一位老朋友和專業合作夥伴所擁有和經營的電影製作公司。

Tyburn聲稱,該公司在1993年,即庫辛先生去世前不久,與庫辛先生簽訂了一項協議。根據該協議,庫辛先生同意在未經Tyburn書面同意的情況下,不會授權任何人通過特效重現他的形象。

由於Tyburn聲稱未有給予該同意,因此便在英國對庫辛先生的遺產提出了違約的訴訟,並對製片人提出不當的致富的訴訟。

然而,英國高等法院的聆案官決定即時終止Tyburn對製片人的不當的致富的訴訟。

其後,Tyburn向高等法院暫委法官提出上訴,最終成功推翻了高等法院原先終止案件的決定,指製片人的案件並非完全沒有理據,並可以進入審訊階段。

然而,應注意的是,在批准Tyburn的上訴時,法官評論道:「(法官)遠未被說服原告會在其索賠中獲勝……」(原文: “far from persuaded that the Claimants will succeed in its claims…”),但他仍然允許案件繼續進行,因為他「也不被說服該案件沒有可辨之處以達到給予簡易判決駁回案件的標準。」(原文: “also not persuaded that the case is unarguable to the standard required to give summary judgement to strike it out.”)

法官亦補充道:「我無法在一個尚未確立的法律領域內確定該索賠必然會失敗」(原文: “in a field of law which is not yet settled, I cannot be certain that the claim is bound to fail,”),這表明雖然法官對Tyburn的案情的理據並不完全信服,但他亦承認進一步的法律論證可能是必要的。

因此,除了人格權(根據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可能會被承認或不被承認)之外,把名人「復活」過來可能還存在契約層面的問題。

但由於已故名人的遺產或家庭可能對已故者生前的事務並不完全了解,這可能會令事情進一步複雜化。

無可否認,在當前的科技時代,生成性人工智能的技術為娛樂產業帶來了一次範式轉移。此前需要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元投資的電腦生成影像技術的任務,如今可能單憑一位有訂購人工智能服務的網友便可輕鬆完成。

然而,這一項技術同時帶來有關濫用的潛在風險均不能被低估,尤其是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

因此,目前尚待觀察我們現有的法律能否足以處理這一項新發展所帶來的法律問題。


[1] 994条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2] 在2024年9月20日從https://www.ukmusic.org/wp-content/uploads/2024/04/APPG-AI-Report-Low-res.pdf中獲取



訂閱我們獨家的法律新聞通訊